“最近你買大米了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的蔓延,近來“糧食要漲價”的傳聞開始出現(xiàn),不論是超市里還是快遞下單時選擇米面的消費者開始增多。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要不要屯點糧食以備后患呢?近日,作為長期關注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食品工程博士崔凱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wǎng)《議食廳》欄目對崔凱發(fā)表的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
第1個問題:我們用不用屯糧食。
答案是:不用。崔凱表示,中國的大米和小麥儲存除了正常一年的消費之外,還另外存了5個月的余糧,合計有17個月的口糧。
在他看來,糧食少了不行,但多了也根本吃不下。正常一家人最多買三五個月的糧食。買多了,放在哪里?而且陳糧味道也不好。理論上,只有每個家庭都去搶購17個月的糧食時,市場才會出現(xiàn)糧食短缺,但這很難想象——所以沒必要去搶購糧食。
第2個問題:全球疫情會引發(fā)中國糧價飆升嗎?
答案是:不會。在崔凱看來,疫情之下,公眾焦慮情緒會被放大,有些朋友聽風就是雨。如果大家都擔心糧價上漲,很多家庭會搶購,糧商會去囤積,農民會惜售,這會引起糧價的短期波動。
決定糧價的根本要素是供求關系。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億噸,進口糧食1.1億噸,合計7.7億噸中國現(xiàn)在有14億人口,算下來每年人均糧食1100斤,平均每天吃3斤。崔凱表示,上述數(shù)據(jù)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一直很平穩(wěn),而且最近幾年國內都沒有出現(xiàn)過糧食短缺,這就說明我國的糧食可以滿足居民生活。
2019年中國主要糧油產品的供需情況(單位:萬噸)
第3個問題:我國的糧食有短板或不足嗎?
答案是:有。崔凱表示,中國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產量加在一起超過6億噸,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需要大量進口油料作物,特別是大豆。中國超過80%的大豆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油料作物主要有兩個用途:一個是榨油,我們廚房里的食用油。另一個就是作為蛋白源,用于飼料工業(yè),生產出肉蛋奶。
崔凱介紹稱,在食用油中的市場份額中,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分別約為45%、25%和10%,合計達到80%。三大油料作物的進口比例大豆是83%、菜籽是22%,棕櫚油是100%。從換算情況來看,我國食用油超過50%要依賴進口。
但是,目前全球的油料作物生產很正常,并不存在短缺。但疫情會影響到港口和運輸,造成油料和食用油的供求關系趨緊。崔凱表示,消費者若想省點錢,可以多買兩桶油,但沒必要搶購大米和白面。
第4問題: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看待自身糧食安全?
答案是:人多地少,糧食安全需要長期重視。
崔凱給出了一組數(shù)據(jù):過去五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為6.6億噸,進口量為1.1億噸,合計糧食消費量7.7億噸。如果按照重量折算,中國只進口了14%的糧食,自給率為86%。
主要國家耕地資源比較(按耕地面積排序)
然而在1.1噸進口谷物中,大豆為0.9億噸,其它谷物是0.2億噸。把這些谷物按照國內的單產水平進行測算,0.9億噸大豆需要7億畝耕地,0.2億噸其它谷物需要0.5億畝耕地。另外,我們每年還進口約500萬噸奶粉和肉類。這些畜產品如果在國內養(yǎng)殖,需要消耗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折算下來需要消耗0.5億畝耕地。大豆、其它谷物、肉奶三項農產品合計,相當于進口了8億耕畝。
主要進口谷物數(shù)量與耕地面積折算
崔凱表示,中國自有耕地20億畝,算下來中國的耕地對外依存度是28%,是糧食依存度的(14%)的2倍。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讓14億人吃飽,就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如果按照100%的耕地自給率,中國的20億畝耕地只能承載11億人口。因為要養(yǎng)活14億人,中國的耕地不得不超負荷運轉,包括過量施用農藥和化肥,以維系糧食產量。
他強調稱, 人需要勞逸結合,耕地也需要休生養(yǎng)息。如果每年讓10%的耕地休耕,我們只能養(yǎng)活10億人。如果按照有機農業(yè)生產方式,不用化肥和農藥,糧食產量將再減少30%,只能養(yǎng)活7億人。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干”,崔凱認為,回歸現(xiàn)實,按照現(xiàn)在的人口生育率,2050以前中國人口不會低于12億。也就是說,未來30年中國將依然面對糧食安全壓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wǎng)記者 王城 韓肖 項佳麗)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