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智利共和國(Republic of Chile, República de Chile)。
【面 積】 756715平方公里。
【人 口】 1782萬(2014年,智國家統(tǒng)計局),其中城市人口占87%。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占88.92%,印第安人占11.08%。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在印第安人聚居區(qū)使用馬普切語。15歲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6.60%,信仰福音教的占16.47%。
【首 都】 圣地亞哥(Santiago),人口715.46萬(2014年,智國家統(tǒng)計局)。1月最熱,平均氣溫為12-19℃。6月最冷,平均氣溫為3-14℃。年均最高氣溫22.6℃,最低氣溫9.3℃。
【國家元首】 總統(tǒng)米歇爾·巴切萊特·赫里亞(Michelle Bachelet Jeria),2014年3月11日就職,任期4年。
【國慶日】 獨立日:9月18日。
【簡 況】 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鄰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北界秘魯,西瀕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里。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4352公里,東西寬96.8-362.3公里。境內多火山,地震頻繁。氣候地區(qū)差異大:北部是常年無雨的熱帶沙漠氣候;中部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南部為多雨的溫帶闊葉林和寒帶草原氣候。年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為8.6℃和21.8℃。原為阿勞干人、馬普切人、火地人等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初以前屬于印加帝國。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從秘魯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圣地亞哥城,智利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成立執(zhí)政委員會,實行自治。此后,智利人民在民族英雄貝爾納多·奧希金斯率領下開展反殖民統(tǒng)治斗爭。1817年2月同阿根廷聯軍擊敗西班牙殖民軍。1818年宣告獨立。1970年社會黨人阿連德當選總統(tǒng),組成“人民團結”政府。1973年以皮諾切特為首的軍人推翻阿連德政府上臺,開始了長達17年的軍政府統(tǒng)治。1989年,社會黨、基民黨等組成“爭取民主聯盟”參加議會選舉和總統(tǒng)大選,基民黨人艾爾文當選總統(tǒng),于次年3月11日開始執(zhí)政,從而恢復了代議制民主。1994年3月基民黨人弗雷繼任。1998年皮諾切特交出軍權,智“民主過渡”進程基本完成。
【政 治】 自軍人“還政于民”以來,智政局保持穩(wěn)定。中左政黨聯盟連續(xù)執(zhí)政20年,歷經四屆政府。2010年1月,中右翼聯盟總統(tǒng)候選人皮涅拉在大選第二輪投票中當選總統(tǒng),于2010年3月11日就職。2011年以來,圍繞政治、財稅、教育改革等問題,智頻繁發(fā)生抗議示威活動。2013年12月智舉行大選第二輪投票,中左翼“新多數派聯盟”候選人、前總統(tǒng)巴切萊特以較高得票率當選總統(tǒng),“新多數派聯盟”獲得參、眾兩院多數席位。2014年3月11日,巴切萊特總統(tǒng)正式就職。2015年5月,受國內腐敗丑聞影響,巴切萊特總統(tǒng)重組內閣。目前,智政局總體穩(wěn)定。
【憲 法】 現行憲法于1981年3月11日生效,后經過1989年、1991年、1993年、2005年四次修改。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2005年修憲將總統(tǒng)任期改為4年,并取消了終身參議員和指定參議員。
【議 會】 稱國會(Congreso Nacional)。實行參、眾兩院制。議會由120名眾議員、38名參議員組成。參議員任期8年,每4年改選其中一半;眾議員任期4年。1973年軍事政變后議會被解散,1990年3月11日恢復。本屆議會成立于2014年3月11日,F任參議長為爭取民主黨人里卡多·拉戈斯·韋伯(Ricardo Lagos Weber),眾議長為社會黨人奧斯瓦爾多·安德拉德·拉臘(Osvaldo Andrade Lara),均于2016年3月就任,任期均為1年。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14年3月11日成立,共設24個部委。主要成員有:內政部長馬里奧·費爾南德斯·巴埃薩(Mario Fernández Baeza),外交部長埃拉爾多·穆尼奧斯(Heraldo Mu?oz),國防部長何塞·安東尼奧·戈麥斯(José Antonio Gómez),財政部長羅德里戈·巴爾德斯(Rodrigo Valdés),總統(tǒng)府秘書部部長尼科拉斯·埃薩吉雷(Nicolás Eyzaguirre),政府秘書部部長馬塞洛·迪亞斯(Marcelo Díaz),經濟部長路易斯·費利佩·塞斯佩德斯(Luis Felipe Céspedes)。
【行政區(qū)劃】 全國共分為16個大區(qū)(Región),下設54個省(Provincia)和346個市(Comuna)。大區(qū)主席和省長由總統(tǒng)任命,市長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連任。
【司法機構】 司法獨立。全國設最高法院、17個上訴法院和1個軍事法庭。最高法院院長塞爾希奧·穆尼奧斯·加哈爾多(Sergio Mu?oz Gajardo), 于2014年1月就任。1999年成立檢察院,國家檢察長為薩瓦斯·查安·薩拉斯(Sabas Chahuán Sarrás),于2007年11月就任。
【政 黨】 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分為中左翼“新多數派聯盟”和中右翼“智利前進”兩大陣營。
1、中左翼“新多數派聯盟”:執(zhí)政聯盟,其前身系由基督教民主黨、社會黨、爭取民主黨、社會民主激進黨等中左翼政黨組成的“爭取民主聯盟”,2013年4月吸納共產黨等加入。
。1)基督教民主黨(Partido Demócrata Cristiano,PDC):成立于1957年。智利議會第一大中左翼政黨。黨員10.8萬;浇堂裰鼽h國際成員。主張實現真正的基督教主義,建立民主制度,尊重人權,與不同思想派別共處。該黨在智民主化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領導人艾爾文、弗雷先后擔任后軍政府時代第一、二任民選總統(tǒng),F任黨主席卡羅莉娜·戈伊克(Carolina Goic)。
。2)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PS):成立于1933年。黨員約10.9萬。社會黨國際成員。曾長期自稱為馬克思主義黨,蘇聯解體后把黨的發(fā)展目標改為民主社會主義,主張建立一個自由、民主、人道的社會。1970年至1973年與共產黨等組成“人民團結”政府,該黨領導人阿連德任總統(tǒng)。1979年發(fā)生分裂。1989年12月阿拉特和阿爾梅達兩大派宣布聯合。1989年、1993年和1999年與爭取民主黨、基民黨等結盟參加大選獲勝,F任黨主席伊薩貝拉·阿連德(Isabela Allende)。
。3)爭取民主黨(Partido por la Democracia,PPD):成立于1987年。黨員8.4萬。社會黨國際成員。其主張與社會黨基本相同,但更為自由化。對內主張積極推動憲法改革,根除軍政府建立的法制體系。對外主張以國際主義、人道主義、和平主義和拉美主義原則同世界各國建立外交、貿易和文化關系。2000年至2006年,黨領袖拉戈斯擔任總統(tǒng),F任黨主席岡薩洛·納瓦雷特(Gonzalo Navarrete)。
。4)社會民主激進黨(Partido Radical Social Demócrata,PRSD):成立于1888年。黨員約9萬。社會黨國際成員。其前身為激進黨。1987年激進黨內發(fā)生分裂,原副主席安塞爾莫·蘇萊等另組社會民主激進黨。1992年兩黨合并定為現名。其意識形態(tài)來源于歐洲社會民主主義和拉美改良主義,主張在人道主義原則基礎上建立自由和民主的社會,F任黨主席埃內斯托·貝拉斯科·羅德里格斯(Ernesto Velasco Rodríguez)
。5)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PC):成立于1912年。黨員4.7萬。原名社會主義工人黨,1922年改為現名。1970年至1973年與社會黨等聯合執(zhí)政。1979年提出“人民造反”路線,要求立即結束軍政權。1983年同社會黨阿爾梅達派等組成“人民民主運動”。1985年被憲法法庭宣布為非法。1990年10月恢復合法地位。2010年首次進入國會,F任黨主席吉列爾莫·泰列爾(Guillermo Tellier),總書記勞塔羅·卡蒙娜(Lautaro Carmona)。
2、中右翼“智利前進”:反對派聯盟,由民族革新黨和獨立民主聯盟等組成。
。1)民族革新黨(Renovación Nacional,RN):1987年2月由右翼的民族聯盟、獨立民主聯盟和全國勞動陣線合并而成。后獨立民主聯盟脫離該黨。黨員7.7萬人。主張維護和發(fā)展西方文明和歷史傳統(tǒng),建立“以人為中心,充分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2010年,該黨領袖皮涅拉當選總統(tǒng),F任黨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克貝格(Cristián Monckeberg)。
。2)獨立民主聯盟(Unión Demócrata Independiente UDI):成立于1983年。黨員8萬。由獨立人士和1979年成立的“新民主”組織組成。該黨自2001年起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主張多元民主和權力下放,實施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F任黨主席哈維爾·馬卡亞(Javier Macalla)。
【重要人物】 米歇爾·巴切萊特·赫里亞:總統(tǒng)。1951年9月29日生于圣地亞哥,畢業(yè)于智利大學醫(yī)學系。曾于1997年赴美國華盛頓泛美防務學院進修。社會黨人。青年時代曾因反對皮諾切特軍事獨裁統(tǒng)治遭到拘禁,被迫流亡海外,1979年回國。2000年至2004年先后擔任衛(wèi)生部長、國防部長。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擔任總統(tǒng),是智歷史上首位女總統(tǒng)。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擔任聯合國婦女署首任執(zhí)行主任。2013年12月,作為中左翼“新多數派聯盟”候選人在智大選第二輪投票中以62.16%的得票率再次當選總統(tǒng),并于2014年3月11日就職,任期4年。
【經 濟】 拉美經濟較發(fā)達的國家之一。礦業(yè)、林業(yè)、漁業(yè)和農業(yè)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1974年皮諾切特軍政府執(zhí)政后實行經濟改革,調整產業(yè)結構,全面開放市場,拓展全方位自由貿易。此后,文人政府基本延續(xù)這一政策。智利經濟多年保持較快增長,其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拉美經濟發(fā)展樣板。但智經濟結構單一、對外依存度高、能源短缺等問題較突出。
據智利央行報告顯示,2015年智國內生產總值為2406億美元,同比增長2.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666美元。
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如下:(截至2016年6月)
貨幣名稱:比索(peso)。
匯率:1美元=665比索。
通貨膨脹率:4.3%。
失業(yè)率:6.3%。
外匯儲備:396.83億美元
外債余額:1602.78億美元
【資 源】 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于世,素稱“銅之王國”。銅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為世界第一,已探明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約占世界儲藏量的1/3。鐵蘊藏量約12億噸,煤約50億噸。此外,還有硝石、鉬、金、銀、鋁、鋅、碘、石油、天然氣等。盛產溫帶林木,木質優(yōu)良,是拉美第一大林產品出口國。漁業(yè)資源豐富,是世界上人工養(yǎng)殖三文魚和鱒魚的主要生產國。
【工 業(yè)】 工礦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命脈。2013年,工業(yè)總產值144008.87億比索,礦業(yè)總產值1152838.93億比索。
主要水果有蘋果、葡萄、油梨、李子、桃、梨等。2013年水果種植面積為30.01萬公頃,年產量415.20萬噸。
林業(yè):2012年森林覆蓋面積16.20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22%。其中天然林13.18萬平方公里,人工林2.90萬平方公里。主要樹種是輻射松(64.9%)和桉樹(29.3%),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
畜牧業(yè):2012年牧場面積21.47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28.4%。2013年產牛肉20.63萬噸,豬肉55萬噸,禽類68.06萬噸,牛奶39.8億升。
漁業(yè):2011年海產品捕撈量為443.5萬噸,其中魚類342.8萬噸,貝類58.9萬噸,藻類41.8萬噸。
【旅游業(yè)】 2010年全國有旅行社1246家,其中33.3%在首都大區(qū),19.3%在瓦爾帕萊索,星級酒店、賓館、別墅等住宿設施4126家。2013年共接待外國游客357.6萬人次,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等周邊國家、北美和歐洲。
【交通運輸】 鐵路:總長6000公里。2013年客運量為2862萬人次,貨運量26.4萬噸。首都圣地亞哥地鐵全長103公里,2013年客運量為4.66億人次。
公路:總長7.78萬公里。其中泛美公路長達3363公里。2013年全國有各種機動車417萬輛。
海運:95%的對外貿易依靠海運。全國共有39個沿海港口,主要港口有:瓦爾帕萊索港,塔爾卡瓦諾港,安托法加斯塔港,圣安東尼奧港和彭塔阿雷納斯港等。2012年國內外船只貨物總吞吐量達1.02億噸。
空運:全國共有5家航空公司,各類航空站474個,其中包括民用機場31個,軍用機場4個,小型飛機起降站312個,直升機坪127個。主要國際機場有首都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機場、北部阿里卡市的查卡柳塔機場等6個。2013年國內航線年客運量947萬人次,貨運量2.85萬噸。國際航線客運量700萬人次,貨運量27.08萬噸。
主要銀行有:
智利銀行:成立于1893年,2013年資產總額22.84萬億比索。
【對外貿易】 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實行統(tǒng)一的低關稅率(2003年起平均關稅率為6%)的自由貿易政策。目前同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貿易關系。2015年智利外貿總額1209.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622.3億美元,進口額587.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6%、0.7%和0.6%。
【對外投資】 對外投資活動始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來智利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由于國內市場狹小,一批大型企業(yè)和跨國公司為開拓國外市場和爭取更有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開始在厄瓜多爾、阿根廷、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等周邊國家投資。2012年智企業(yè)在海外直接投資額為65億美元,2013年上半年為103.79億美元。投資對象主要集中在拉美國家,投資領域包括零售業(yè)、航空運輸等。
【對外援助】 據智利外交部國際合作署統(tǒng)計,2012年智通過“發(fā)展中國家技術合作項目(CTPD)”對外提供援助金額共計29.14億比索,其中14.18億比索用于智利政府獎學金項目,14.96億比索用于開展雙邊、三邊和區(qū)域合作項目。主要受援對象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
【外國資本】 2000年拉戈斯政府宣布取消外資保證金制度和外資審批制度。2015年智利共吸引直接外資204.6億美元,外資主要來源地為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日本,外資投資主要領域包括服務業(yè)、礦業(yè)、工業(y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外國援助】 據智利外交部國際合作署統(tǒng)計,2006至2009年智接受國外合作項目援助4259萬美元和9104萬歐元。
對智提供合作項目援助的主要國家有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際組織主要包括歐盟、聯合國和美洲國家組織等。
【著名公司】 智利國家銅公司(Corporacion Nacional del Cobre de Chile,簡稱CODELCO):成立于1976年4月1日,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企業(yè)之一,經營銅礦的開發(fā)、開采、提煉、加工及銷售等。2013年產量162.1萬噸,占智全國總產量的28%,F任董事長奧斯卡·蘭德萊特切·莫雷諾(Oscar Landerretche Moreno)。地址:Huerfanos 1270,piso 11,Santiago,Chile。
智利化工、礦業(yè)公司(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簡稱SQM):成立于1968年,經營化肥、化工產品、碘、鋰的生產及銷售。2013年資產總額47.68億美元,盈余4.75億美元。董事長胡利奧·龐塞·勒魯(Julio Ponce Lerou),首席執(zhí)行官帕特里西奧·孔特塞·岡薩雷斯(Patricio Contesse Gonzalez)。地址:El Trovador 4285,Las Condes,Santiago,Chile。
智利鉬金屬公司(Molibdenos y Metales S.A.,簡稱Molymet):成立于1975年,是世界上鉬的主要生產企業(yè),占有全球約1/3的市場份額,從事鉬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及銷售。2013年資產總額17.58億美元,銷售額9.1億美元,盈余0.27億美元。總裁卡洛斯·烏爾塔多·魯伊斯—塔格萊(Carlos Hurtado Ruiz-Tagle)。地址:Huerfanos 812,Oficina 612,Santiago,Chile。
南美船運公司(Compania Sudamericana de Vapores S.A.,簡稱CSAV):成立于1872年,拉美最大的船運公司,經營船運及相關配套服務。2013年資產總額23.77億美元,銷售額32.06億美元。董事長吉列爾莫·盧克希奇·克雷格(Guillermo Luksic Craig)。地址:Hendaya 60,Piso 10,Las Condes,Santiago,Chile。
【人民生活】 據聯合國開發(fā)署2013年報告,智利人類發(fā)展指數為0.819,為拉美地區(qū)最高。人均預期壽命79歲,其中男性76歲,女性82歲(2010年至2015年)。出生率14.4‰,死亡率5.5‰,新生兒死亡率5.4‰(2011年)。2001年至2010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1.2‰。
社會貧富差距相對較小,中產階級所占比重較大。2012年中產階級人口約為1100萬,占全國人口69.8%;貧困人口占全國人口14.4%。2012年全國共有勞動力819.56萬人,就業(yè)率93.9%。最低月工資標準為21萬比索。
近年來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已建立起公私互補、相對完善的醫(yī)保體系,其中公共醫(yī)保占66%,私營部分占34%。全國共有各類醫(yī)療機構2594個(2011年),其中公立醫(yī)院213家,床位29057張;私立醫(yī)院105家,床位7053張;醫(yī)生26393人,平均每659人擁有一個醫(yī)生(2012年);年均就診人數6089萬人次(2011年)。2013年智政府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的投入約占全年預算的5.6%。
【軍 事】 武裝部隊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偨y(tǒng)為武裝力量最高統(tǒng)帥,通過國防部對全軍和武警實施行政領導和作戰(zhàn)指揮。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國家安全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部長由文人擔任。下轄的國防參謀部是國防咨詢機構,負責協(xié)調和制定三軍的作戰(zhàn)、訓練、情報、軍事預算和軍購等事宜。國防部長和國防參謀長均無權調動和指揮軍隊,由各軍種司令直接領導和指揮部隊。實行志愿兵與義務兵相結合的兵役制,陸、空軍士兵服役期為12個月,海軍士兵服役期為18個月。
陸軍3.5萬人,海軍1.63萬人,空軍0.78萬人。智利沒有統(tǒng)一的軍區(qū)劃分,各軍種根據防務需要劃分為不同的軍區(qū)。陸軍編為6個師,海軍5個海區(qū),空軍5個航空旅。2013年軍費預算27.72億美元。
文化教育 實行12年義務基礎教育。中等學校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人文學校,即普通中學,學生畢業(yè)后絕大部分報考大學;另一種是技術-職業(yè)學校,分工業(yè)、商業(yè)、技術和農業(yè)等門類。從這類學校畢業(yè)的學生既可參加工作,也可升大學。全國有各類教育機構10768所,其中高等教育院校298所,職業(yè)學校82所,技術培訓中心156個。著名大學有:智利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圣地亞哥大學。人均受教育時間為9.25年。2012年在校學生人數465.52萬,其中中學生104.42萬,大學生112.71萬。成人識字率97.77%,文盲率2.23%。2012年公共教育經費支出約為48760.39億比索。
【科 研】 主要科研機構有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和核能委員會?茖W工作者人數占全國總人數的3.68%,居拉美第四位。
【新聞出版】 全國有報社87家。共發(fā)行824種報刊雜志,其中日報124種,雜志463種,簡報69種。主要報紙有:《信使報》,1827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平日13萬份,星期六18萬份,星期日31萬份;《民族報》,1980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3萬份;《三點鐘報》,1950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平日18萬份,周末23萬份;《二點鐘報》(晚報),1931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4萬份;《最新消息報》,1902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15萬份;主要雜志有:《事件》,1971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3萬份;《新情況》,1976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2.5萬份;《今日》,1977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3萬份。除《民族報》為官方報紙外,其他均為獨立發(fā)行。
主要通訊社為私營的環(huán)球通訊社。
2013年全國共有電臺2068家,主要有國家電臺、合作電臺、波塔萊斯電臺、農業(yè)電臺和礦業(yè)電臺等。
電視臺9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國家電視臺(7頻道)、智利大學電視臺(11頻道)、天主教大學電視臺(13頻道)、大視野電視臺(9頻道)和瓦爾帕萊索天主教大學電視臺(5頻道)。2012年電視節(jié)目播放時間共計5.48萬小時。
【文化藝術】 拉美文化藝術水平較高的國家之一。2012年全國共有公立圖書館448家,圖書借閱量91.37萬冊;電影院305家,觀影人次2012.26萬。全年共舉行文化演出1.94萬場。首都圣地亞哥是全國文化活動中心,有25個美術館。1945年,詩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獎的南美作家。1971年,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獲諾貝爾文學獎。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尊重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捍衛(wèi)民主和人權。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戰(zhàn)略,經濟外交色彩濃厚,對外交往十分活躍。優(yōu)先鞏固和發(fā)展同拉美鄰國和南共市國家的關系,積極推動拉美一體化,重視與美、歐的傳統(tǒng)關系,積極拓展同亞太國家的關系,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同世界上17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重視雙邊自由貿易談判,目前智已同絕大多數拉美國家及美國、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64個國家簽署了25個自由貿易協(xié)定。
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qū)事務,是南美國家聯盟、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里約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不結盟運動、十五國集團等國際和地區(qū)組織的成員國和南方共同市場的聯系國。同新加坡一起倡議并推動成立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并成功主辦了論壇第二屆、第三屆高官會和首屆外長會。近年來,智成功主辦第六屆和第十七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第二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第108屆各國議會聯盟大會、第33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200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8年南美國家聯盟首腦特別峰會和2009年進步峰會等。
【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系】 智利政府強調立足拉美,優(yōu)先鞏固和加強同拉美國家,特別是周邊鄰國的關系。重視地區(qū)國家間的政治磋商與協(xié)調以及經貿技術合作,積極推動地區(qū)一體化,維護地區(qū)民主與和平。2011年4月,智同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宣布成立“拉美太平洋聯盟”,以推動實現沿太平洋國家經貿合作和一體化。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立,智利擔任首任輪值主席國,任期1年。2012年6月和9月,智先后成功舉辦拉美太平洋聯盟第四屆峰會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外長會。2016年7月,智舉辦第11屆拉美太平洋聯盟首腦峰會,并接任輪值主席國。
【同美國的關系】 智美1823年建交。美國一直是智最主要的經貿伙伴和投資國之一。智民選政府執(zhí)政后同美關系實現正常化,把對美關系視為外交重點,美亦把智視為在拉美優(yōu)先考慮的國家之一,恢復給予智“普惠制”待遇,允智重新加入美海外投資保險體系,取消了禁止向智出口武器和提供軍援的“肯尼迪修正案”。智美建有政治、國防等磋商機制。2003年6月6日,智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2011年3月,美總統(tǒng)奧巴馬訪智,并在圣地亞哥發(fā)表美對拉政策講話,兩國簽署包括核能合作在內的多項合作協(xié)議。2012年,美國防部長帕內塔(4月)、副國務卿奧特洛(1月)等訪智,智外長莫雷諾(5月)等訪美。2014年3月,美副總統(tǒng)拜登赴智出席智總統(tǒng)權力交接儀式。6月,巴切萊特總統(tǒng)訪美。
【同歐盟的關系】 鞏固和加強同歐盟的傳統(tǒng)關系是智利的既定方針。智歐高層互訪頻繁。1999年,智歐開始商談自由貿易協(xié)定。2002年,雙方簽署政治、經濟伙伴與合作協(xié)議,智成為同歐盟簽署自貿協(xié)定的第二個拉美國家。歐盟是智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2013年1月,智成功舉辦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和歐盟國家第一次首腦會議。2015年6月,巴切萊特總統(tǒng)訪問意大利、梵蒂岡和法國,并出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拉共體領導人峰會。
【同亞太國家的關系】 智利政府把加強同亞太地區(qū)的關系放在其外交的重要位置,認為加強同亞太國家的經貿關系符合其外交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總目標,對智當前和長遠經濟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智同29個亞洲國家中的27個建有外交關系。亞太地區(qū)國家是智最大的貿易伙伴。1994年11月,智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4年,智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12年3月,皮涅拉總統(tǒng)先后訪問越南和日本,并出席首爾核安全峰會。2014年7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智。
積極參與亞太區(qū)域經濟安排。近年來,智分別同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越南簽署自貿協(xié)定。2012年9月,皮涅拉總統(tǒng)訪問澳大利亞。2015年10月,智同新加坡、文萊、新西蘭共同發(fā)起的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議在美國達成。
【同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關系】 智利同前蘇聯、東歐地區(qū)各國均建有外交關系。近年來,雙邊政治交往有所增加,經貿領域的互惠合作有所發(fā)展。智將東歐地區(qū)視為進一步開拓出口產品市場的重點地區(qū)之一。智同匈牙利簽有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xié)定,同烏克蘭、俄羅斯分別簽有空間技術合作協(xié)定。2005年,保加利亞總統(tǒng)訪智。2010年,智同俄羅斯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